內卷嚴重的當下,屬于我們的紅利在哪?
來源: 葡京科服 時間: 2021-07-06
?自1978年改革開放迄今,我國經過了幾代人實現了如今的經濟的騰飛。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國當下取得的經濟成就來自于工業化(勞動力)、城鎮化(房地產)、全球化(商品經濟)的疊加幾輪紅利造就了我國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也就是從一開始的利用我國的勞動力優勢引進國外生產技術大規模工業化發展,生產出來的產品通過全球化貿易賣往全世界,賺到錢的錢在國內實現城鎮化促進新一輪的房地產紅利,從而帶動內部人口一輪輪脫貧致富,讓我國的勞動力人產生巨大的消費力購買力,這又拉動了新的一個人口紅利。
而在當下,卻屢屢聽到“內卷化”的焦慮,年輕一代的人想著”躺平“覺得60-80年代的人把時代的所有紅利都占完了,然而事實是否如此?所謂的“內卷”就是當你一直在付出,所得到的結果卻沒什么改變。相當于遇到了發展的沸點。
在當下,上學的壓力越來越大,大學錄取名額有限,家長又希望孩子上好大學,所以大家沒日沒夜地備考,上補習班,越焦慮競爭越激烈,競爭越激烈大家越焦慮。
房子越來越貴了,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總是要問問你買房了沒,結果在中國非得買房的人太多,把房價推到了離譜的程度,房價越漲人越瘋狂,人越瘋狂房價越漲。
工作也越來越忙碌,996 隨處可見,每天早出晚歸,天天都很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結果黃金年齡一過,如果沒有上升到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絕大部分人會迅速進入下行通道,似乎越忙越努力掉得越深。
這就是一個存量博弈的時代,每個人都被鎖死在一個低水平的狀態中,在社會的某個圈層里周而復始地循環,人生的躍遷可望不可及。
你在工作中也肯定會有這種內卷化忙碌的狀態,天天周旋于各種會議,報表,為了趕上進度,加班加點,今天還在趕昨天沒做完的活,一個人干起多個人的事兒,結果忙到沒有時間學習,忙到沒時間去改進方法,提高效率。
這樣連續幾天的加班之后,你又開始陷入一種需要休息調整的狀態,這時候你會開始給自己找各種借口,把事情往后拖,結果當別人來催你的時候,你又開始進入下一個加班周期,奔波忙碌。
可是,你從來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周而復始的繁忙狀態只會讓你陷入一種高效率的假象中,你的工作并沒有因此變得出色,反而因為緊張忙碌而漏洞百出,無論你的能力還是工作狀態,都鎖死在這樣無效重復的循環里。
最終,我們陷入了那個「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在日復一日的自我重復中消耗自己。這是當下很多大城市已經形成的一種現像。
在這種大背景下:所有的有形商品的利潤,會無限接近于零。
當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生意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人人都沒有生意可做了
因為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一切利潤都會無限接近于零。同樣的商品總會有商家比你便宜,也一定會有更多的新平臺出現,上面的東西會更優惠,如果說淘寶革了實體商家的命,那么拼多多就是直接革了工廠的命,這些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價格戰直到大家都無利可圖,茍延殘喘。
那么放眼未來我們應該怎么去賺錢呢?我們要清楚一個趨勢,未來時代,每個人都必須依附在各個平臺上去生存,社會的主要關系,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是人與平臺之間的關系。在各個平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生產者也是個需求者,可以自由的對接,但是都要跟平臺去結算。因此,未來的生意是大量的游離的,我們不再是生意人,更不會是商人。而是各種價值的創造者。也是一個個獨立的經濟體,其次,之前的商業價值是靠有形的商品,而未來的價值,是要靠無形的產品去承載。因為我們目前已經是一個產品過剩的時代了,未來缺什么呢?是精神指導、是學習、是放松、是娛樂、是身份的屬性,是這些無形的東西。
因為人的物質越發達精神就會越迷茫,越容易對無形的東西如饑似渴。
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點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觀點:“中國是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F代化和西學東漸本質上沒有改變中國人的內核。反而當一個臨界點到來時,我們開始反思和追尋屬于自己的文化、精神與內涵。
而當這股力量在我們心底默默匯聚,突然有一天,你發現原來你周圍的人也是這么想的,小溪匯成了江河,變成了洪流而我明顯的感覺,這股力量已經形成,并且已經在爆發,屬于中國本土的時代即將到來。這里將有新一輪巨大的市場紅利。——審美紅利,文化紅利。
真正的力量是看不見的。
就像水滴石穿,大河奔騰;
就像你不知道姑娘什么時候喜歡上了漢服,叔叔阿姨們用起了二維碼。
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時候,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真正的力量,在大街小巷,在檔口碼頭。
他們形成之時,非常微弱;他們爆發的時候,異常迅猛。
不要小看這一些變化,這里面藏著中國商業的未來。
免責申明:
1.本網站信息均來源于市場公開資料,葡京科服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正確性。
2.本網站信息中署名"葡京科服"的文章,以及圖片和音視頻資料,葡京科服保留所有版權。如需轉載請與葡京科服聯系。
3.本網站轉載其他媒體或機構的作品,并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